跳至主要內容

网格跨步

鲁老师大约 3 分钟GPU

初识GPU编程中,我曾提到,CUDA的执行配置:[gridDim, blockDim]中的blockDim最大只能是1024,但是并没提到gridDim的最大限制。英伟达给出的官方回复是gridDim最大为一个32位整数的最大值,也就是2,147,483,648,大约二十亿。这个数字已经非常大了,足以应付绝大多数的计算,但是如果对并行计算的维度有更高需求呢?答案是网格跨步,它能提供更优的并行计算效率。

假如我们需要并行度为32,但只有8个Thread,并行度大于线程数
假如我们需要并行度为32,但只有8个Thread,并行度大于线程数

这里仍然以[2, 4]的执行配置为例,该执行配置中整个grid只能并行启动8个线程,假如我们要并行计算的数据是32,会发现后面8号至31号数据共计24个数据无法被计算。

使用网格跨步解决上述问题,0号线程执行第0、8、16、24号数据步
使用网格跨步解决上述问题,0号线程执行第0、8、16、24号数据步

我们可以在0号线程中,处理第0、8、16、24号数据,这样就能解决数据远大于执行配置中的线程总数的问题,用程序表示,就是在核函数里再写个for循环。以打印为例,代码如下:

from numba import cuda

@cuda.jit
def gpu_print(N):
    idxWithinGrid = cuda.threadIdx.x + cuda.blockIdx.x * cuda.blockDim.x 
    gridStride = cuda.gridDim.x * cuda.blockDim.x
    # 从 idxWithinGrid 开始
    # 每次以整个网格线程总数为跨步数
    for i in range(idxWithinGrid, N, gridStride):
        print(i)

def main():
    gpu_print[2, 4](32)
    cuda.synchronize()

if __name__ == "__main__":
    main()

相关信息

跨步大小为网格中线程总数,用gridDim.x * blockDim.x来计算。for循环的步长是网格中线程总数,这也是为什么将这种方式称为网格跨步。如果网格总线程数为1024,那么0号线程将计算第0、1024、2048...号的数据。这里我们也不用再明确使用if (idx < N) 来判断是否越界,因为for循环也有这个判断。

使用网格跨步的优势主要有:

  1. 扩展性:可以解决数据量比线程数大的问题
  2. 线程复用:CUDA线程启动和销毁都有开销,主要是线程内存空间初始化的开销;不使用网格跨步,CUDA需要启动大于计算数的线程,每个线程内只做一件事情,做完就要被销毁;使用网格跨步,线程内有for循环,每个线程可以干更多事情,所有线程的启动销毁开销更少。
  3. 方便调试:我们可以把核函数的执行配置写为[1, 1],如下所示,那么核函数的跨步大小就成为了1,核函数里的for循环与CPU函数中顺序执行的for循环的逻辑一样,非常方便验证CUDA并行计算与原来的CPU函数计算逻辑是否一致。
kernel_function[1,1](...)